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新手必看 登山裝備篇

新手必看|入門百岳登山裝備篇

登山是一項充滿挑戰的戶外活動,除了體能上的訓練,挑選合適的登山裝備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。
讓我們一步一步幫助您了解,如何從輕鬆的郊山健行進階到挑戰百岳時,選擇合適的裝備。


  
  1. 行進間排汗衣
    根據天氣選擇衣物的厚度。高山的氣溫變化劇烈,尤其是日夜溫差較大,建議選擇長袖款式,不僅能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傷害,還能應對多變的氣候。
    羊毛材質的衣物在控溫和抗臭方面表現突出,非常適合登山穿著。

  2. 登山褲
    選擇具備吸濕排汗材質的登山褲,並根據不同季節溫度調整厚薄度。

  3. 中層保暖衣/羽絨衣
    建議選擇蓬鬆係數800FP以上的羽絨外套,羽絨外套能提供輕便且保暖的效果,在夜間或山頂氣溫較低時能確保身體不失溫。
    對於秋冬季節的低溫,或是有過夜需求,建議可使用羽絨外套搭配刷毛或化纖中層衣物,進一步提升整體的保暖層次與舒適性。

  4. 防水風雨衣褲
    建議選擇上下兩截分開款式,更適合活動時穿著。

    防水值與透氣性更是選擇的關鍵,Gore-Tex薄膜的防水透氣效果最為優異,其他品牌的雨衣褲也可以根據行程需求與預算來選擇。
      



      

  5. 遮陽帽/保暖帽
    高海拔地區的紫外線較強,因此防曬非常重要。
    日夜溫差大時,保暖帽能幫助保護頭部與耳朵免受寒冷,避免高山反應的發生。

  6. 手套/頭巾/快乾毛巾
    根據行程和季節選擇防磨手套或保暖手套。
    頭巾用途多樣,既可以當作圍脖,也可當頭帶,具有防曬和防風功能。
      

      

  7. 登山背包
    根據行程天數及所需攜帶的裝備、糧食量來選擇背包容量:
    ➡︎ 小背包(25L以下):適合單日健行,攜帶基本食物、水、保暖衣物(視天氣而定)及其他小型配件。
    ➡︎ 中型背包(30-50L):適合2-4日行程,能攜帶衣物、餐具、帳篷(如果需要露宿)、睡袋等裝備,輕鬆容納並保持舒適的背負感。
    ➡︎ 大型背包(50L以上):適合4日以上的行程,適用於長途或重裝行程,能攜帶更多裝備,包括帳篷、睡袋、爐具、食物等。

  8. 攻頂背包

    對於長時間的登山行程,輕裝攻山頂會攜帶的輕便背包,可攜帶必需的行動糧、水、保暖衣物和雨衣等。

  9. 背包雨套與防水袋
    雖然背包布料具備基本防潑水功能,但雨水仍有可能經久滲透,所以皆會使用背包雨套來減緩雨水的滲入。
    背包內的重要物品也會建議使用防水袋來分裝,特別是用來保暖的衣物與睡袋需要保持絕對的乾燥,降低高山失溫風險。


      

  10. 登山杖
    登山杖能有效減輕膝蓋負擔,使用兩支可以平均分擔壓力。
    根據調節方式,登山杖有旋轉式與快扣式兩種選擇。
      

      

  11. 登山鞋
    根據行程難度與背負重量選擇適合的登山鞋。
    簡單的單日行程可以選擇低筒登山鞋;若是多天行程或重裝登山,則建議選擇中高筒登山鞋,以增強腳踝支撐與保護。

  12. 登山襪
    建議選擇美麗諾羊毛襪,具有優良的吸濕排汗與抗臭功能,能保持腳底乾爽。基本需準備兩雙襪子以備不時之需。

  13. 頭燈
    基本需選擇亮度在300流明以上的頭燈,並具有紅光功能,紅光方便在山屋內使用,避免過度刺眼。

  14. 水壺/吸管水袋/保溫瓶
    行進間水份的補給非常重要,建議挑選耐熱材質的水壺或是使用吸管水袋,便於行進中隨時補充水分
    耐熱材質的水瓶能盛裝熱水。
    保溫瓶則能在寒冷環境中提供熱飲,可節省重新煮水的時間與燃料。

  15. 爐具與餐具
    鈦合金鍋具優於鋁合金或不鏽鋼,重量輕且具有極高耐腐蝕性,長時間使用也不會有金屬異味。
    爐具則分為蜘蛛爐與攻頂爐,需依據使用的容器大小與使用人數做挑選
    ➡︎ 攻頂爐: 適用小鍋具。收納後體積較小,適合1-3人使用
    ➡︎ 蜘蛛爐: 適用大鍋具。適合多人行程

  16. 睡袋
    羽絨睡袋輕便且體積小,登山建議選擇至少蓬鬆係數700FP以上款式,保暖程度較佳
    填充絨重需依據季節選擇,夏季可選擇400g絨重款式,冬季建議選擇500g絨重以上。
      

      

  17. 睡墊
    ➡︎ 充氣型睡墊: 舒適度良好且收納體積小,攜帶方便
    ➡︎ 發泡型睡墊: 較為耐用,收納體積較大,需固定於背包外側
    *註: 睡墊R值的高低會影響睡墊對寒氣的隔絕效果,需依照使用季節、環境、個人怕冷程度合併評估挑選

  18. 行動糧、BCAA、鹽糖
    便攜且體積小的行動糧食,建議選擇能提供長時間飽足感的食物,例如含有蛋白質成分的能量棒。
    BCAA、鹽糖等,有助於補充流失的鹽分與電解質且延長體力並改善運動表現。
    BCAA為支鏈胺基酸,幫助排除乳酸堆積,降低疲勞感

  19. 行動電源、求生毯、求生哨等緊急求生用品
    緊急情況下能增加救援機會的求生用品,切記攜帶行動電源。

  20. 個人藥品與證件
    攜帶必要之高山症、腸胃藥、等個人藥品,以備不時之需。

當準備好這些基本登山裝備後,無論是輕鬆的郊山健行還是挑戰百岳,都能夠更有信心地應對。
登山不僅是體能的考驗,也是對自我挑戰和自然環境的尊重。
在踏上每一座山之前,請做好充分準備,保持謹慎與耐心,並時刻注意自身安全,讓每一次登山之旅都能順利、愉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