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leeping Bag|睡袋
登山睡袋通常分為羽絨睡袋跟化纖睡袋。
但兩者之間,羽絨相對之下重量較輕,且體積較小,保暖較好,非常適合多天數旅遊、登山攜帶。
化纖睡袋較常為露營使用,因單價較低,露營攜帶方便,重量較不會是第一考量的要素。
羽絨睡袋又分為水鳥鴨絨、灰鵝絨、白鵝絨等等。
鵝絨絨球較大,絨毛也較長,保暖性更好。
挑選羽絨睡袋時,除了考量絨種之外,需要考量的點是:
羽絨蓬鬆係數 (簡稱FP) : 指的是每一單位重量羽絨所能填滿的體積,數值約高越保暖。
舉例: 800FP 600g羽絨會比700FP 600g羽絨保暖
羽絨含量 : 羽絨填充克數越高越保暖
另外可參考睡袋外部標示:
舒適溫度 Comfort / 限制溫度 Limit / 極限溫度 Extreme
舒適溫度 COMFORT : 適宜的溫度範圍,身體能夠放鬆如睡
限定溫度 LIMIT : 身體呈現捲縮,但仍處於熱量平衡,不會顫抖
極限溫度 EXTREME : 低溫範圍,強烈寒冷感受,存在因低溫導致損害風險
僅允許在緊急狀況下才能在此溫度範圍使用。
通常建議參考的數值是舒適溫度,由於台灣環境較為潮濕,會建議舒適溫度會再加5度左右較為適合
如果比較怕冷的人使用,也會建議選購的溫度可以再低一些,使用拉鍊調節適應當下的溫度。
也要小心有些不良廠商差類似的規格但數值會標示很保暖,購買時也須注意,還是會建議消費者選購時,挑選有口碑有品牌的睡袋,避免花了冤枉錢。
⚠️ 小提醒:市面上也有一些廠商標示的數值偏離實際效果,建議還是挑選有口碑、有品牌的睡袋比較保險,避免花了冤枉錢。
Sleeping Pad|睡墊
登山睡墊是登山或露營時非常重要的裝備之一,能提供隔熱、舒適與良好的睡眠品質。
以下是常見的登山睡墊種類與挑選時的重點:
泡棉睡墊 (蛋殼睡墊)
特點 ➡︎ 最耐用,不怕刺破或潮濕,無需充氣,即可使用
優點 ➡︎ 價格便宜、重量輕巧、無需維護、不怕漏氣
缺點 ➡︎ 舒適度低、隔熱效果有限 / 收納體積大,常需外掛在背包外側
充氣睡墊
特點 ➡︎ 需人工或打氣筒充氣,設計多樣,重量極輕且收納體積小
優點 ➡︎ 舒適度高、支撐性強 / 非常適合長途健行、輕量化露營
缺點 ➡︎ 最怕破損或漏氣 / 價格高、需維護與小心使用
自動充氣睡墊
特點 ➡︎ 內部為泡棉結構,外層有防水布料 / 打開閥門可自動吸氣膨脹,收納時需手動擠壓空氣
優點 ➡︎ 舒適度適中,有一定的隔熱與支撐
缺點 ➡︎ 較充氣睡墊重、收納體積中等,有漏氣風險
挑選睡墊的重點
依據使用環境與溫度,留意睡墊的 R值(保暖係數),數值越高保暖效果越好。
R值 1~2 : 夏季或低海拔使用
R值 3~5 : 春秋或中高海拔
R值 5以上 : 冬季或高山雪地使用
重量與收納性
輕量化登山建議使用泡棉或輕型充氣睡墊。
車露或營地露營則可考慮較大尺寸、較重但舒適的款式。
舒適度與厚度
厚度 >5cm 的充氣睡墊通常比較舒服,適合怕硬地板或習慣側睡者。
喜歡硬一點的可以選擇泡棉或較薄的自動充氣睡墊。
耐用性與維護
泡棉最耐用,較不需要注意使用場地限制。
充氣墊使用時需注意地面是否有尖銳物,以免有破洞風險,若破洞則須搭配修補工具。